并不是一件突然发生的事情,它的安全性和性能在如今这个网速爆炸的年代,早已遭到了用户和开发者的一致诟病。但无论如何,它也是一个曾经构建互联网历史的重要存在。

但当我和在游戏圈结识的高大勇先生表明希望聊一聊有关闪客帝国的话题时,这位中国互联网元老级的人物居然十分惊讶还有人记得这段故事。

如今高大勇偶尔还会和那些知名的老作者们偶尔聚聚,聊聊那些没人记得的过往曾经。更多的时候,他是作为indienova的负责人,为国内的独立游戏事业贡献一份力量。高大勇说自己是做技术出身,可以相对容易地实现脑海里的想法。做了这么多跨界的东西,“归根结底还是以技术为主导,兴趣所在。现在的独立游戏网站也是,一直就想着做这个事儿,两年前我觉得时机来了,就把它做出来了。”

正如前文所说,互联网没有历史,但念在Flash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当年那个相对“贫瘠”的互联网上看到精彩Flash作品时的快乐。我们依旧希望用下面这些文字,来记录那些曾经辉煌过的人和事,以及带给我们无数欢乐的Flash作品。

朱志强:以“小小作品”成为中国闪客第一人

在国内知名闪客之中,网名“小小”的朱志强是为数不多的拥有Wiki页面的作者之一。Wiki上对他的描述是:网络动画师,以创作《小小作品》而闻名。

朱志强是1976年出生的,老家在吉林。早在中学时期,他就开始自己设计创作了火柴人动画,这是后来“小小系列”的最早雏形。在从事闪客相关工作之前,他是一名印刷厂的职工,后来又去了搜狐。那时候他还没找到“闪客帝国”这个组织,只是自己学着一帧一帧的画出了小小动画。

为了让作品更加精美,他自学了ActionScript、C++、Java等诸多编程语言,又鼓捣出了后续的《小小动画No.2》。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是动画中的全部人物都是火柴棍小人形象,仅以颜色加以区分。流畅的打斗动作、巧妙的镜头运用和独特的虚拟空间背景让他的作品迅速积累了大量的人气,让网友感叹“原来简单的Flash也能演绎动作大片!”

小小作品3号

除了单纯的动画之外,朱志强还做出了名为《过关斩将》的Flash小游戏,玩法类似FC的双截龙,控制火柴棍小人在横版的场景中进行战斗。2000年,该作品获得了华冠杯Flash大赛最佳游戏奖。2001年,新周刊评选朱志强为“年度网络风云人物”。

《小小作品》一共发布了8部,《过关斩将》则是在做到第二部之后停止了更新。此后,朱志强偶尔会接单制作一些商业广告,2003年后便很少发声,逐渐退出Flash领域。

其实在告别了Flash之后,朱志强一直与高大勇在VML工作,这是一家全球知名的互动营销代理商。当时高大勇的职位是CTO,朱志强任高级技术专家,两人在VML工作期间带领公司的团队一并开发了一款iOS的塔防游戏《三国群殴传》。游戏在2009年底公开,那一年iPhone4尚未发售,主流手机的分辨率还是320*480。

高大勇说:“朱志强是一个能力很强、很有韧劲的人,如果有什么想法在当时不能实现,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它做出来,哪怕用一些比较笨的手段。很早以前他还不懂编程,最初的几部小小作品都是用跳转等功能实现的,非常麻烦,直到学了编程之后才反应过来原来之前走了很多弯路。”时至今日,他和朱志强仍然经常联络,研讨技术相关问题。

几年前,朱志强从生活了多年的北京移居上海,目前他在一家游戏公司工作,正在制作一款游戏编辑器,并希望用这个编辑器来继续开发自己游戏。至于是不是“小小系列”的复活新作呢?朱志强先生表示还没到公布的时候,敬请期待。

老蒋:从个人爱好到为崔健制作动画

老蒋,本名蒋建秋。2000年7月,他在闪客帝国发表了一个MTV作品《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一战成名,迅速成为爬行榜的常客,。

与当时的大多数作品不同,《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首次运用了全矢量图的动画效果。虽然现在看来似乎没什么了不起,但在互联网普遍都是静态图片和文字的时代,一部矢量动画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远比图片拼凑的幻灯片高上几个层级。1989年,崔健用一首歌打开了中国摇滚的大门。11年后,老蒋又以同样的歌曲,在网络动画领域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老蒋是一个科班出身的闪客。他1972年生出生在安徽,19岁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版画,之后改学摄影,毕业后一直留在北京从事艺术相关的工作。早在闪客帝国还是回声资讯子版块的时候,老蒋就已经注意到了这里,当时他在网站上发布过一些简单的小短片。

高大勇回忆起与老蒋的初识:“我那时候有种感觉,这个作者做的东西虽然简单,但能看得出他和其他人不一样。”

随着《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发布,老蒋本人逐渐被人所熟知,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后来崔健本人也找上了门,让他帮忙制作演唱会的MV动画,类似的差事还有很多。在这个时期,不少知名闪客都赚到了一笔不小的费用。

Flash的风头过去之后,老蒋还在做着自己的动画作品,不过一直藏着没发布,只有小部分朋友有幸欣赏。作品的质量用高大勇的话说,“绝对是国内顶级的动画作品,但这人比较低调,不愿意过早发布。”

老蒋现在仍然在北京生活,算是SOHO一族。他住在一楼,养了只猫,还有个刚刚装修好的地下工作室,偶尔做做动画。除此之外,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其实都倾注在了女儿身上。他总是说,教育孩子这件事真是太有乐趣了。

近期一次聚会上的老蒋(左)和朱志强

白丁:他的光环远不止《少儿不宜》

白丁的本名叫朱兆曦。这个名字或许比较陌生,不过提起那个在闪客帝国上霸榜多时的《少儿不宜》,应该很多人都印象颇深。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作品,或许连动画都算不上,胜在吸引眼球的名字和足够有趣的创意。《少儿不宜》发布之后,连续半年多的爬行榜榜首都是它,为此站长还不得不数次调整排行算法,通过“官方干预”将其拽下了第一名。连白丁自己都没想到,这个随手做的小品竟然有这么强的生命力。



《少儿不宜》——带你回到十几年前的互联网(移动端看这张图似乎不能动)

同时,这个有些打擦边球的作品也为白丁带来了不少争议,认为他是靠低俗炒作才能火起来。为了对这类言论进行回击,白丁足足花了80天时间打磨了一部6分钟的短片《失落的梦境》,展示了玄妙迷幻的梦中世界,兼具观赏性和艺术气息。

高大勇给我讲起了他第一次看《失落的梦境》的场景。“那天是几个老作者的聚会,他带着刚新做好的作品来我家,大家围在在我的电脑上看了那部短片,然后一起由衷的为他鼓掌。几天之后他把短片上传到了网站,又霸榜了一段时间,我差点又为了他修改排行算法。”

此后白丁和其他知名作者一样,替电视台做一些动画节目。2004年开始央视推出的《快乐驿站》系列节目,把经典的相声小品配上Flash动画,其中很多都是出自白丁、老蒋等人之手。

被做成动画的2001年春晚经典小品《卖拐》

在Flash的鼎盛时期,一位出版社编辑深入的采访了白丁、老蒋和高大勇(边城浪子)三人,并将采访记录整理成文,出版了一本名为《说说我的Flash》的书。编辑名叫吴建功,他没有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书的封面,而是署了受访者的名字。书是2002年出版的,当时还在西单图书大厦搞过签售,不过现在再想看到它的踪迹,恐怕要去找孔夫子二手书了。

封面图从左至右依次为高大勇、老蒋和白丁的卡通形象

与老蒋一样,白丁也是个科班出身的作者,因此他的作品充斥着强烈的个人艺术风格。目前白丁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继续着他的艺术生涯。

皮三:商业化转型成功的闪客

皮三是紧跟着老蒋开始使用矢量图制作Flash的知名作者。他本名叫王波,“波”字反过来,就是皮三了。

他也是一个科班出身的闪客,毕业于山西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早在1998年,他就开始参加北京的艺术展,2001年就已经开始办个人作品展了。皮三在Flash时期比较有名的作品是《D版赤裸裸》。和早期只是把歌曲动画化的做法不同,在皮三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更多有关社会现象的思考与隐喻。

在生活中,他常把“皮三”和“王波”看做两个不同的身份,前者是闪客,后者是油画家。这个纯搞艺术的人遇上了闪客帝国的闪客们,很快就打成了一片。圈子里有个经典的段子:每次皮三和白丁见面,他们都会针对某一问题争论不休,丝毫没有其他人插嘴的余地。

皮三有个名气比他大得多的同学,叫贾樟柯。贾导2000年电影《站台》的宣传海报是三个人在骑一辆自行车,其中骑车的人只露出了背影,这个背影就是皮三本人。2004年的《世界》中,有一段动画也是皮三制作的。后来,他还帮左小祖咒、万晓利、苏阳这些歌手做过MTV,为孟京辉《像鸡毛一样飞》创作动画,给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做过指导……当然,上文提到的央视小品节目《快乐驿站》也有他的份儿。

贾樟柯《站台》海报,骑车的背影正是皮三

Flash时期过后,皮三很成功的转型成为动画导演,已经播到第七季的都市情感剧《泡芙小姐》和勾起无数人儿时回忆的《哐哐哐》系列都是皮三的作品。

卜桦:出生于艺术世家的女闪客

与上面这些闪客相比,卜桦可能是最具艺术气息的一位作者。

1973年4月,卜桦出生在一个北京的艺术家庭里,父亲是画家,从小就教她画画。10岁的时候,卜桦的一幅儿童画《太阳小鸟花和我》入选中国邮政发行的特种邮票《儿童画选》。12岁时,香港艺术中心就举办了卜桦的壁挂展览。1991年,卜桦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装饰艺术,毕业后前往荷兰艺术学院进修——她是这里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

印有卜桦作品的特种邮票

2001年,她接触到了Flash这种艺术形式,开始尝试创作Flash动画。次年,她的第一部作品《猫》上传到网络,讲述一对猫咪母子有关爱与勇气的感人故事,并以《末代皇帝》插曲作为配乐。

这是卜桦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作品,各网站的播放量累计超过百万,随后央视《人物》、南方周末、新周刊等媒体相继专题专版刊登卜桦访谈,一度成为当年的文化热点。央视对她的评价是“因为这个人,就足以证明中国拥有世界级的Flash”;美国奥斯卡评委布里斯托女士称她是“中国年轻艺术家里的天才之一”。

然而在Flash圈子中成名,对卜桦来说仅仅是个开始。2005年,卜桦与郑渊洁合作推出画集《补画郑渊洁》,用她灵动的画笔重现了郑渊洁充满哲理的的童话故事;同年,她的Flash作品《一》入选法国国际动画节。如今的卜桦,已经是一位蜚声中外的数字艺术家,如果你经常出入各大美术展览,一定曾看到过她的作品。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闪客限于篇幅我们没能详细介绍,比如创造了“小破孩”的拾荒、在通州画油画的杨格(网名年轻的翅膀)、拍出大电影《大鱼海棠》的B&T彼岸天、仍在大陆创业的《大话三国》作者陈君、改行当漫画家的阿桂、曾是《电脑报》御用画手的贝贝龙、“网络张海迪”女闪客田甜等等等等,他们都是曾经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留下浓浓一笔的闪客。

采访的最后,我问高大勇如何评价这一批知名闪客,他说道:

“不是因为做了闪客你才获得成功,而是因为你有能力才为闪客。所以很多早期的Flash作者现在在其他行业也有不错的成绩,而那些只想着赚钱的浮躁的人们却在不断随大流,处处碰壁。我现在的身份是indienova站长,接触到更多的独立游戏人,深感在游戏开发的道路上同样也是如此——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来源:游戏研究社

顶: 2 踩: 1

来源: QQ/微信:13340454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